「肥後」是熊本的舊稱,「肥後象嵌」則是當地繁複精巧的傳統手工藝。首先需要將複雜的圖案雕刻在鐵片上,再將銀或金鑲嵌於其中,之後為了讓象嵌經久耐用,用腐蝕性的鏽液先讓鐵片生銹,再放到茶水中煮沸,這樣既可達到最終除鏽和防鏽的效果,同時茶水能讓鐵片變成黑色,與金銀兩色形成非常強烈的色彩對比。
這項技術最初由歐洲傳入日本。17世紀早期,細川忠興(1563-1646)從近江國(今滋賀縣)把鐵匠平田彥三帶到熊本,在平田的引領下,肥後象嵌成為一種流行的熊本手工藝品。當地的金工匠人也開始專門為武士階級生產裝飾性的槍管、劍鍔和煙斗。
市場的轉變
1876年,明治政府頒佈禁刀令,開始剝奪武士階層數百年來的特權,這讓肥後象嵌市場幾近崩潰,工匠們被迫去迎合地位更低的客戶的需求。時至今日,約有15名肥後象嵌匠人仍活躍在熊本,從事製作袖扣、領帶別針、吊墜和鋼筆等物品。日本官方也在不遺餘力地推廣這項古老的傳統手工藝,2016年日本主辦G7峰會時,當時的首相安倍晉三向世界各國領導人贈送了肥後象嵌裝飾的鋼筆;2019年熊本舉辦第24屆IHF女子手球世界錦標賽時,也是用肥後象嵌工藝製作了獎牌。
參觀者可以在熊本縣立傳統工藝館瞭解更多詳情,熊本城附近的一些老店鋪也會有小作坊供人參觀或體驗。